青春践行责任,文化传承未来——我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者: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2-18浏览次数:604

2025年寒假期间,南通理工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学院学子在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红色教育、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共涉及11支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农村、文化遗址等地开展实践活动,足迹遍布6个省份,15个地级市,为社会贡献了青春力量,传承了文化精神。

一、社区服务:奉献与关爱,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在社区服务方面,青春同行队、忆红征途队、能源2202打工队和党说的都队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改善了社区环境、关爱了老年群体,并为儿童提供了学习辅导与拓展教育。

青春同行队在寒假期间,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寒假作业辅导班。通过为孩子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提供课外辅导,帮助孩子们提高了寒假作业的完成效率30%以上。除此之外,团队还组织了趣味拓展课程,包括手工制作、绘画、科普小实验以及传统文化故事讲解等,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激发兴趣。在关爱老人的同时,团队定期探访社区孤寡、高龄老人,陪伴他们聊天、读报、下棋,并为老人送去了生活物资,解答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此外,青春同行队还对社区的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清扫,清理了楼道杂物、小广告,擦拭了公共设施,整理了乱停乱放的车辆,显著改善了社区环境。

忆红征途队则前往科赛睦邻坊开展了志愿者清扫活动。团队成员清扫了路面垃圾、铲除小广告、清理绿化带中的杂物,全面改善了社区的环境面貌,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评价。团队还积极走访社区的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实际帮助,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精神上的关怀。

能源2202打工队团队成员分组探访独居老人,陪老人聊天,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普及安全知识。团队还与社区居民交流,收集他们对社区服务的意见和需求,涵盖环境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团队为社区儿童举办安全与环保讲座,普及相关知识,并带领小朋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如用饮料瓶制作花瓶、用旧纸盒制作小房子等。团队成员清理居民楼道内的小广告,排查楼道安全隐患,提升社区环境与安全水平。团队还清扫街道垃圾,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党说的都队在社区公共区域的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团队成员集中清理了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和卫生死角,重点整治了垃圾分类问题。通过设置展板、发放手册等方式,团队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此外,志愿者们还走访了社区的孤寡、高龄老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送去了生活物资,并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确保老人的居住环境舒适、安全。

  



     二、文化传承: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在文化传承方面,朗诵者联盟、瓷梦织光队、呼噜噜小队、索玛之光队和星星之火队通过组织一系列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朗诵者联盟与当地志愿者组织“悦耳悦心读书会”合作,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公益路演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精湛的朗诵技巧,以饱满的情感朗诵了多篇经典古文诗词,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邀请了当地小朋友一起登台朗诵,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不仅推动了朗诵文化的传播,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古诗词的魅力与价值。

    瓷梦织光队则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调研,学习了陶瓷技艺的历史和发展,并亲身体验了“七十二道工”中的拉坯工艺。团队成员在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釉下彩绘的技巧,并探讨了陶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团队还与陶瓷行业的匠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呼噜噜小队前往贵州省纳雍县的苗族服饰集市,实地参观并欣赏了精美的苗族服饰,并与前来赶集的苗族群众进行交流。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苗族的蜡染工艺和服饰纹理文化,深入体会到苗族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亲身体验和记录,团队通过镜头展示了苗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索玛之光队团队成员穿上了彝族传统服饰,感受了彝族服饰的审美与工艺,并参与了彝族传统歌舞表演。通过与彝族舞者互动,团队成员不仅体验到了彝族音乐的豪迈与灵动,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还参观了彝族博物馆,详细学习了彝族历史、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进一步感受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三、红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在红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忆红征途队、旺仔小分队和星星之火队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讲述历史故事等形式,深刻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并通过实际行动弘扬红色精神,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忆红征途队参观了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深入了解了江上青烈士的英勇事迹,团队成员还前往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并默哀,表达对烈士的敬意与崇高敬仰。通过讲解和亲身参与,队员们更加坚定了继承先烈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星星之火队走访了泰州地区的多个红色遗址,如沈毅烈士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等,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团队邀请当地的老党员和红色文化研究者讲述革命故事,还原峥嵘岁月。团队成员通过绘画、摄影、诗歌等方式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活动内容,向更多人传递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技能提升与社会实践:增强专业能力,提升实践水平

在技能提升与社会实践方面,青春同行队和朗诵者联盟的成员通过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还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青春同行队通过参加由共青团赣榆区委员会和赣榆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的“暖冬课堂”志愿者培训大会,提升了与老人沟通、儿童教育方法和环境整治的专业技能。通过此次培训,团队成员在实践中获得了更多的指导与经验。

朗诵者联盟则通过在大师课上学习和实践,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动人的朗诵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为了当地志愿者组织的核心力量。 

       

 


五、产业调研与经济发展:深入调研,关注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

星霜队通过对徐州、南京、睢宁等地的产业调研,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他们调研了中欧班列运输本地工程机械和农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了徐州港口升级对物流产业及周边经济的带动效应。团队成员还关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输出与文化产业的国际传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建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队员航拍南京)


六、总结与展望:继续前行,助力社会进步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南通理工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各支队伍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为社会贡献了积极的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社区、志愿者组织、文化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寒假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精神与文化的洗礼。通过实践,队员们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认知,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