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我,青春报到”(三)——电气2206团支部携手老党员共制青团传承文化温情

发布者: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78

4月1日上午,清明前夕,春意正浓。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2206团支部的同学们在周红霞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永和佳苑社区,与老党员及老年居民共同开展“手作青团寄春意,巧编非遗话传承”主题活动。揉面团、裹馅料、编绳结、听故事……一场跨越年龄的“文化接力”在欢声笑语中温情上演。

活动伊始,社区老党员与青年志愿者围坐桌前,共同制作清明传统美食青团。糕点师傅现场指导,将艾蒿汁揉入糯米粉,再包裹豆沙、咸蛋黄等馅料。老党员张伯伯边示范边感慨:“青团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承载着对先辈的追思和对自然的敬畏。”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节气文化的深意,并将亲手制作的青团分装成礼盒,赠予社区独居老人,以美食传递关怀。  

手工编织区内,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碰撞出火花。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青年学生与老人合作编织中国结、玫瑰花等手工艺品。学生们用短视频记录绳结技法,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一缠一绕间,老一辈的匠心与年轻人的巧思交织成纽带。”周红霞老师表示,这种互动让文化传承更生动、更贴近生活。     

活动尾声,老党员李爷爷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们讲述艰苦奋斗年代的红色故事,并寄语:“希望年轻人珍惜当下,勇担时代使命。”周红霞老师总结道:“社区是青年实践的课堂,与老一辈共学共做,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也让青春责任更接地气。”

此次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通过青团制作、非遗编织、初心对话三大环节,既让社区长者感受到关怀与陪伴,也让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文化传承的理解。青春与银发的“双向奔赴”,将为社区注入更多温情与活力。(文/摄 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