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暑期,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聚焦文化传承、民生关怀、爱国教育、科技赋能等核心领域,组建多支实践团队深入校园、社区、乡村与企业,开展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以专业素养为基,以实干精神为翼,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一、文化传承与环保同行,非遗与绿色理念共播撒
学院“智擎先锋” 团队走进丹阳华南实验小学及周边社区,打造 “非遗 + 环保” 特色实践课堂。团队特别邀请正则绣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生动讲述正则绣历史渊源与传承故事,重点展示独特的虚实针技法,并创新性融入环保理念 —— 通过展示用废弃布料替代传统绣布、以针线 “修补” 受损自然景观图案的绣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非遗与环保的融合之美。同时,团队开展沉浸式环保知识宣讲,以森林为故事背景,结合卡通图片、动画短片科普生态知识;还举办环保创意大赛,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英文演讲传递环保与非遗文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绿色理念扎根。
二、聚焦民生关怀,守护老年群体生活与健康
在民生服务领域,多支团队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银龄解码先锋队”深入淮安市涟水县农村,通过前期文献查阅、问卷设计与成员培训,实地走访月堆村卫生室及周边村庄,与村医深入交流了解医疗设备、药品供应等情况,采访 30 位 60 岁以上老人。调研发现当地老人多患慢性病、就医受距离远、交通不便、费用高等因素限制,团队据此整理一手资料,制作《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老年人医疗半径与健康状况研究报告》,为优化基层老年医疗服务提供实证参考。
“时光桥” 敬老服务队则走进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官滩镇敬老院,开展为期五天的 “岁月拾光” 敬老活动。队员们提前筹备生活用品、食品与娱乐器材,实践中为老人打扫房间、送去新鲜瓜果、陪伴倾听过往故事,还深入社区发放养老知识宣传手册,与居民交流养老经验,以实际行动传递关爱,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
织“梦” 青年队同样聚焦老年群体,先在永和佳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分组帮老人打扫房间、清理社区道路,随后围坐陪伴老人聊天,为老人量血压、测心率并提供健康建议;又在炎炎夏日走进爱国村社区,精心熬制绿豆粥,为社区老人和坚守岗位的门卫送去清凉,用贴心服务传递温暖。
三、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值抗战胜利80 周年之际,学院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多项活动。“青春同行队”联合海英草志愿服务组织,在小沙东海战纪念碑前举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主题纪念活动,组织百余人参与默哀,聆听退役军人讲述抗战故事,大学生志愿者与华中路小学师生分享感悟、表达敬意。此后,团队还发放《爱国主义教育认知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本土红色资源的知晓度与青少年爱国教育需求,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队员还走访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严荣华,聆听战斗岁月故事,让英雄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
织“梦” 青年队则走进南通市烈士陵园,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鞠躬默哀,随后参观南通革命纪念馆,学习 “南通惨案” 等历史,深刻认识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爱国与奋斗热情。
四、科技赋能产业与科普,助力乡村与社会发展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科技服务社会。“控见未来” 团队开展 “PLC 理论普及与应用探索” 实践活动,11 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师生组成宣讲团队,提前两周筹备,针对社区居民打磨 “理论 + 案例 + 模型” 宣讲方案,用 “红绿灯控制”“传送带调速” 等生活案例,结合小型 PLC 实验装置实操演示,为近 60 名社区居民普及工业自动化知识,发放基础知识手册,让 PLC 技术 “走进大众”。
智控兴村先锋队则聚焦乡村产业升级,一方面深入南通市苏尼康自动化有限公司,与工程师讨论技术痛点,回归实验室改进设备,实现校企知识互融;另一方面走进南通市崇川区蒋家坝村,调研乡村产业技术需求,将智能灌溉、机械控制等技术落地18 家农户,解决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助力乡村数字化转型与 “数字乡村” 试点建设。
五、化身资助宣传大使,助力教育公平
为推动国家资助政策落地,学院能源2203 班魏子涵、自动化 2303 班范眉宇、电气 2302 班葛安妮三位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化身 “资助宣传大使”,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活动前,三人充分准备:魏子涵系统学习政策并对接家乡村委会,范眉宇梳理 “高 — 大” 阶段政策并制作问答清单,葛安妮对接社区制作宣传材料并提前预热。实践中,魏子涵在乡镇举办宣讲会、入户指导特殊家庭;范眉宇回到母校棋盘中学,结合自身受助经历讲解政策、解答疑问;葛安妮在社区设立咨询台,提供 “一对一” 答疑,还手把手教老年居民线上申请操作。此次活动让更多家庭了解资助政策、消除经济顾虑,三位同学也从政策 “受益者” 转变为 “传播者”,锤炼了综合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学子在多元服务中锤炼本领、践行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实践育人,鼓励更多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贡献青春力量。(文、摄/电气学院各实践小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