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于图书馆五楼海北厅举办“实践归来话成长”信仰公开课,此次活动邀请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代表进行分享,围绕红色文化传承、乡村产业科技赋能、社区科学启蒙三大实践维度,展现当代青年的坚定信仰与责任担当。
活动中,红色文化传承项目代表、电气2402班朱新宇同学率先登台。该团队作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深耕红色文化传播领域,不断迭代升级项目形式。他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挖掘革命先辈奋斗故事,还创新推出原创红色剧本杀、系列短视频等年轻化载体,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成功融入校园日常与大众生活,彰显出用青春智慧唤醒红色精神生命力的担当。
“智控兴村”团队代表、电气2305班孙能同学带来乡村振兴实践分享。作为暑期实践优秀团队,他们深入乡村调研,精准聚焦传统农业痛点,将专业自动化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环节,破解了“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难题。同时,通过定制化技术培训,为乡村培育本土技术骨干,让科技扎根田野、服务民生,诠释了青年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发展的坚定决心。
智能装备2401班徐岩同学分享了“电学小课堂”社区实践故事。该团队在暑期实践中精心打磨电学课程体系,准备趣味实验器材,走进社区开设公益小课堂。他们将抽象的电磁原理转化为趣味实验,用耐心讲解与细致指导,打破孩子们对“电”与“磁”的陌生感,在童心深处播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让“信仰”具象化为对知识传递的执着与对下一代科学梦想的守护。
本次主题信仰公开课,以暑期优秀团队的鲜活实践为窗口,让“信仰”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力量。无论是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还是以科普守护童心梦想,都彰显着当代青年与家国同频、与时代共振的担当。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搭建优质实践平台,整合资源推出更多特色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让信仰扎根实践沃土,让青春在服务国家与社会中绽放绚丽光彩。(文、摄/杨佳愉)



